华尔街“大空头”倒戈:巴里豪掷6000万押注中概股,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潮

发布日期:2025-08-19 09:18    点击次数:144

凌晨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们紧盯着一份刚解密的13F持仓报告——那个以“做空一切”闻名的男人,正在疯狂买入中国科技股的看涨期权。迈克尔·巴里,电影《大空头》的现实原型,曾在2025年一季度清空中概股仓位并大举做空;而最新报告显示,他在二季度斥资2800万美元买入阿里巴巴看涨期权,3260万美元押注京东,总投入超6000万美元。

这位精准预判2008年金融危机的传奇投资人,正在用真金白银完成对中概股的惊天逆转。

01 空头旗帜的倒戈:巴里的中国资产赌局

巴里的投资转向堪称一部惊悚金融剧。2025年第一季度,受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他几乎清空所有中概股持仓,仅保留雅诗兰黛的多头仓位,同时买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公司的看跌期权,摆出全面做空姿态。

然而三个月后剧情突变——Scion资产管理公司的二季度持仓报告显示,巴里不仅清空中概股看跌期权,更反手买入阿里和京东的看涨期权。这种“空翻多”的极端操作,瞬间点燃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

这种反转背后是深刻的认知迭代。自2022年四季度起,巴里就开始重仓中国资产,阿里巴巴和京东一度占据其投资组合的50%以上。尽管在关税风波中短暂离场,但二季度的大举回归,表明他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长期信心已跨越短期波动。

02 华尔街集体转向:中概股成资本新宠

巴里的转向并非孤例,而是国际资本重估中国资产的缩影。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正重新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6-7月的市场调研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已升至近年高点。

多家顶级机构同步行动:

道奇考克斯基金(Dodge & Cox) 二季度加仓京东,持续增持中概股

德意志银行 宣称2025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之年”,估值折价现象将消失

贝莱德智库 强调看好未来12-36个月的中国市场,尤其关注AI技术带来的资本机遇

资本流动数据更具说服力:2025年初至8月,阿里巴巴股价累计上涨38%,中芯国际暴涨51%,智能驾驶企业图鸭科技更是飙涨71'。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达18%,估值仍比美国科技巨头低35%——中国科技公司的市值加权前瞻市盈率仅15倍,而美股“七巨头”高达23倍。

03 价值重估内核:中国资产的三大竞争壁垒

国际资本为何此时集体调仓?中国资产展现出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成为关键支点:

现代工业体系的碾压优势中国制造业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与规模效应,构建了全球最高效的工业制造体系。从新能源汽车到消费电子,低成本与高品质的融合能力已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工程师红利”全面爆发2024年主要中概企业研发投入增速超20%,推动技术成果密集产出。华为昇腾芯片、阿里云通义大模型、DeepSeek-R1等创新,使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获得“品牌溢价”。

科技前沿的突破性进展在AI应用领域,中国企业正从技术追随者变为规则制定者。腾讯将AI深度集成到微信生态,阿里云建立完整AI基础设施体系;DeepSeek-R1模型在海外的流行,被德银称为“AI领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04 赛道掘金图:从基础模型到智能驾驶

资本涌入正在重塑投资赛道格局:

AI大模型进入商业化临界点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加码AI,腾讯2025年资本开支占比将达低位双位数。头部企业从硬件层向应用层快速迁移,AI Agent与行业解决方案成为新增长极。

智能驾驶迎来爆发式增长资本市场已提前反应:2025年地平线机器人涨幅63%,比亚迪电子上涨44%,小鹏汽车增长34%。随着L3级自动驾驶在中国多城试点,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打开万亿市场空间。

股东回报机制日益成熟中概股通过回购积极回馈投资者:腾讯2024年累计回购1120亿港元,阿里斥资118亿美元回购股票,美团、京东等公司的流通股数持续减少。这种“盈利改善+回购增厚”的双引擎,成为吸引长期资本的重要砝码。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图图看世界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