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自发
司马光住在洛阳时,建了一处“独乐园”,内藏万余卷书。这些书中,即使是司马光早晚常读的,也都崭新如初,就像从未翻过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光曾对儿子司马康讲自己读书的事,揭示了原因。每年从三伏天的头伏到重阳节,只要天气晴朗,司马光就会在院子里摆上几案,把书放在太阳下暴晒,所以即使年深日久,书也不坏。
每次开卷读书,司马光也一定要先确定几案是否干净,还要再垫上垫子,把书放在上面,然后才端坐读书。有时要边走边看,就用方板托着书,不敢空手捧着,怕手上的汗渍污染了书。翻书时,更是小心,用拇指沿着书的侧面顶起一张,再用另一指小心夹着,绝不会揉捻书页。
作为一代史学和文学大家,司马光一生著述甚多,单是由他付出毕生精力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便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史学上的成就,自然与司马光博览群书密不可分,而从他对书籍的爱惜上来看,竟然细致到连晒书、启书、翻页都十分讲究,唯恐损坏书籍,实在让人叹服。
司马光曾说:“贾竖藏货贝,儒家惟此耳,然当知宝惜。”商人以珍珠宝贝为宝,读书人却把书籍当作宝贝。在读书人看来,书籍会融入人的头脑,与人合而为一,似此,书就变成了精神养料,人也会因为书的滋养,成为非同寻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