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闹得挺大,网友们的反应真是五花八门•】——»
兄弟姐妹们,侬知道吗,就前几天看到那段“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视频
真是像是给咱们扔了一颗炸弹一样
视频里,这位老板面对“水果太贵”这个麻烦,硬是摆出一副“我不迎合你们”的架势,甩出一句“我们走的就是教育消费者的路子”
你说,这么多年来,咱们一直以为百果园是个靠谱的品牌
就变成了“我就不让你们便宜,自己看着办”的样子
评论区那阵子热闹得不得了,差点把屏幕都掀翻了
有人说:“这破水果还教育上了
搞啥,实在不行就别再折腾了行不
”;也有人立马反击:“那就让消费者来教育你,反正你们也挺会讲道理的
”更搞笑的是,有人调侃:“他家水果都拿教师资格证了
天天教育教育,挺有趣的
”还有人翻出旧账,笑着说:“上次钟薛高还说过类似的话
”你说,这阵子,网友们的吐槽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
其实,咱们心里都明白,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很简单——花点合理的钱,买到合格的品质
还有,大家也不是反对贵点的水果,谁都愿意掏多点钱
有人就说得很透:“我们不反对花贵的钱,但不能被你们用‘教育’的名义忽悠着花贵的钱
”就是说,如果水果确实好吃、品质过关,贵点也认;但要是品质跟不上,还用“教育”这个幌子骗人,那就别怪我们用脚投票
«——【•百果园,曾经的“中产宠儿”,当下变了模样•】——»
话说回来
余惠勇那会儿才用400块钱就把深圳的百果园给搞起来了
到2002年7月,第一家店开起来了,首日就卖了1.8万,整个月就冲破了40万的销售
那会儿,百果园就瞄准了城里那些追求品质、讲究生活的小资阶层
门店多开在中高端小区附近
余惠勇也定了个目标:“做最好吃的水果
”这点很击中他们的心思,谁不喜欢吃得放心
再加上“不好吃就退款”的承诺,和水果按口感、甜度细细划分的价格体系,咱们不少人都觉得“多花点钱,吃个安心
那时候,百果园真是是“良心商家”
可不知从啥时候起,这份“良心”开始变模糊
到了2024年“315”那段时间,湖北经视报道,武汉的百果园居然把腐烂的水果切成块,包装得像高档果切一样卖出去,连隔夜水果都能拿出来继续卖,贴“新鲜”标签
更夸张的是,店员随便吹牛,普通水果都能吹成“顶级果”,连《食品健康许可证》都没有,操作间里还在摆弄水果
其实,这种乱象不是个例
早在2022年,有个科普博主就暗访了几家门店,发现有人卖变质的水果,切成块就当新鲜货
甚至于连“隔夜果切”都被用来赚钱
百果园随即发了个声明,说自查发现确实有些门店违规,停业整顿
可你知道的,网上的吐槽就像潮水一样
有人花了五十多块买了盒荔枝,结果一打开,早就发霉发黑,还散发出一股酸腐味;有人买橘子,剥开才发现果肉已经变质发霉;还有人说在果切菠萝里吃出了塑料碎片
更别提那些20块钱两个桃子,一个烂的
另一个还算正常的场景了
你说这跟“教育消费者”的高调宣传,真是是天壤之别
«——【•嘴上说“不要迎合”,实则在“妥协”•】——»
奇怪的是,正在余惠勇说“我们不迎合”的时候,百果园的2024年财报里
“性价比”这几个字硬生生地出现了24次
里面说:“我们要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重塑“高性价比”的用户认知”
还有“从‘好吃’到‘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战略升级”
你说,这不是在悄悄告诉市场:我们其实还是在妥协在市场的压力下
想办法让自己看起来还“高大上”
更搞笑的是,从去年8月开始,百果园每个月会选出一两款“高品质、超值”的水果,打折卖给消费者
似乎在说:“我们还是挺在意你们的
”可是,你看着这套路,不禁心想:这是在摆架子
到底是想当“高高在上的老师”,还是想当“脚踏实地的商人”
可不管怎么说,百果园的业绩还在涨
2019到2023年的五年里,营收从89.76亿涨到113.91亿,利润也还算稳定,尽管有点波动
可到了2024年,情况就变了样:营收降到102.73亿,亏损3.91亿
你说,这变化快得让人心惊
更戏剧性的是,去年年初,百果园还信誓旦旦地喊着“未来十年营收破千亿
开超万家门店”的豪言壮语
结果,短短一年,店铺就像被“收割”一样,关掉了九百多家
每天关店的速度都快,平均每天关掉2.6家
会员也在疯狂流失,去年年底只有八十五万四千人,比去年多了三十一万七千人
甚至于连“自己人”都开始离场
去年5月起,百果园的高管们开始频繁减持股票
股东们也在不断抛售股份
去年一月,百果园还在港交所炫耀市值九十四亿多港元,到了今年,只剩二十六亿多
你说,这股市的“过山车”真是让人晕头转向
市场大变天,百果园还能“自我救赎”吗
当下的水果市场不再是过去那一枝独秀的天下了
社区团购的“次日达”水果,既新鲜又便宜;本地的连锁生鲜店靠着“产地直采”打价格战,超市里也搞起了“平价专柜”,你说,百果园要是真的还死磕“我就不迎合”
你想,做买卖,不能光说“我不迎合”,得想想怎么让价格和品质匹配
让服务能对得起客户的信任
也挡不住顾客一转身就跑去别人家的事实
毕竟,消费者不是来听你讲大道理的
他们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物件
归根到底,百果园要不要继续走“高高在上、教育消费者”的路子
还是应该放下姿态,实打实地把品质做得更好点
要知道,市场竞争那么激烈
要不然,光靠喊“不要迎合”两个字
磨叽到最后只会变成一场空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