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事还真让我羡慕一句,别人嫌弃的事我们这儿居然觉得稀奇。刚刷到那个热搜,看到“中国男篮硬撑倒数第一,教练还在死板论资排辈”这标题,我就有点愣住了。你说,不是我不明白,硬是想不通,明明有那么多天赋潜力,怎么就给搞成这个样子?难怪看了那么多比赛,心里堵得慌。全场比赛打得像走试卷似的,满场点名批评,却好像别的队就比咱们成熟得多。这心理堵得我很。有时候觉得,教练那份固执就像死板的棋子,已经成了禁锢队伍的桎梏。
对比别的队伍,其实教练水平层次分明,不说都比咱们好。李导带的队伍怎么说呢,他懂得用人,用年轻的用年轻的,团队的团结买得也比咱们多。明明胡金秋打五号位更合适,广厦都这么搞,到了国家队就拼命硬顶五号位,换谁就不觉得荒唐吗?还不让王俊杰分担点篮板、防守压力?一场比赛下来有人对他发火,啥问题都归到他身上,自己倒完全没反思点啥。
说实话,王俊杰这次手感不好,也只是犯了个小错——点腕犯规,结果就被直接从场上请下了。你想想,谁不是会犯点小错?你郭士强那边一听到犯规就火上浇油,简直像个怒发冲冠的巡逻队长。你说让他试试骂赵睿?不可能。他一边怒骂,一边坐那像极了看试卷的老师,嘴硬硬的。像这些年轻人就得多包容,别一犯错就给人打死。你说教练如果出手那么快,球员心里还有底吗?现在这种氛围,队内没人敢主动担责任,怕被冷漠。
我昨天看到,那个所谓的“发挥不佳”的明明就有两次犯规,一球未进就被硬留,最后一场完全没有得分还挣扎着带了四次犯规,罚球两分,场上最铁的胡金秋,就绿叶拼死拼活打了场比赛,结果他那长时间的表现,却让人疑惑:你到底是真信他能帮到队,还是只是找个替罪羊?你让他打那么多时间,难不成就为了让他多受点灰?难不成让他变成全场最不值钱的“笑料”?
说起来,咱们国家队用本土教练,真是一个比一个差劲。这不是我吹牛,咋就觉得别人队员一上场就像装了加速器,打得精明能干,咱这边一开始就像背着棉被,动作就慢半拍。看着心里堵得慌,我暗暗推测,一方面是用人不当,另一方面也从教练的水平说实话跟不上。郭士强你说,打完亚运会回来还能不反思?成绩摆在那儿,拼命用权威、用脾气,倒不如换个角度,用点智慧,团结队伍才是王道。
我尤其对李祥波怎么看?一个宝贝中锋,跟韩德君、陶汉林比,感觉都差点,说他还不如刘泽一。这队伍就像各种拼装的“拼多多”,满满的套路,少点经验、少点谋略,想赢个冠军,就像抓彩球一样难。我明白,教练是需要智慧,但真不能用死死的旧观念卡住大局,否则只能拿个“吃亏”的奖杯回来。
讲真,看到王俊杰的拼搏,我心里还是有点期待的。未来就像个迷,你不知道他还能走多远,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有出头的一天。只是不知道,下次还看谁买账?反正我是真看够了。像这样的操作,粉丝还能不翻车?直播一场都能变成“真刀真枪”的心理斗争,谁给他们点真智慧?说到底,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还是别指望教练手上的那个“试卷”还能写出个超级大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