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歼20仅为练习模型,美军最大威胁是中国第六代战机

发布日期:2025-08-09 22:37    点击次数:182

近几年,中美在军事航空方面的角逐变得愈发引人关注。美国方面拥有F-22和F-35这类五代战机,而中国的歼-20也已经大批量投入使用好一阵子了。

有位美国专家彼得·苏丘就指出,歼-20其实只是中国空军练手的成果,真正让美军头疼的,应该是中国正在研发的六代机。这消息一公布,网络上到处在转,各路分析文章也纷纷跟上。

美国专家眼中的歼-20定位

彼得·苏丘在美国的军事圈子里挺有名的,他在密歇根州长大,早年的主要工作是写消费电子相关内容,后来转向国防领域,发表了超过三千篇文章。2022年珠海航展结束后,他在19FortyFive网站上发文,直言歼-20可能仅仅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练习机”。

他分析指出,歼-20从2011年首飞到2017年正式服役,确实展现出了隐身设计、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先进传感器等五代机的典型特征,但从技术发展路径来看,它更像是在为以后的机型打基础。比如说,歼-20采用鸭翼布局,主要是为了弥补早期发动机推力不足的问题,而在五代机当中,这算是一种折中取巧的设计。

苏丘认为,歼-20的研发过程让中国积累了不少关于复合材料使用、雷达反射控制以及电子战系统的宝贵经验,这些绝对是未来战机发展的关键所在。到2022年底,歼-20的数量已经超过200架,主要驻扎在东部和南部战区,这一部署显著增强了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苏丘觉得,这架战机还没到最强时期,比如发动机从俄制AL-31F换成国产的WS-10C,再到WS-15,推力矢量技术还在不断提升中。他拿美国的F-22做比较,认为歼-20的机动性和隐身效果有一定差距,不过中国的研发速度快得令人咋舌,十几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其实,歼-20已经多次亮相演习,比如2021年绕台飞行,展现了它的远程打击本领。苏丘也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前几年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看法,不过他那篇文章在2022年航展之后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了这个话题的代表作。

六代机研发背后的中美角逐

说到六代机这块,苏丘在文章里特别提到,中国空军不会满足于五代机,真正让人担心的,是他们开始研发六代机的行动。

六代机啥玩意?简单来说吧,它比五代机更隐形、更聪明,航程也更拉得远,机动性能更牛,可能还会结合无人机编队和人工智能来决策。中国大概从2018年左右就开始琢磨这块事,2019年的《环球时报》还报道过空军的战略发展,提到过六代机这个概念。

苏丘引述消息称,中国的六代机或许会采用无尾翼的布局,旨在降低雷达反射面积,提升隐身性能。为了兼顾长距离飞行和高机动性,可能会用变循环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巡航时能省油,而在战斗中又能迸发出强大动力,解决传统战机在续航和机动性上的难题。

到2024年,网络上开始流传所谓的歼-36原型机照片,据说这是中国六代机的验证版本,机身呈菱形,翼展很大,隐身喷涂技术也很先进。苏丘提醒,美军如果不赶快推进NGAD(下一代空中主导)项目,可能就会被拉得远远的。

自2021年开始,美国的NGAD技术验证机已经展开试飞,计划在2030年前后投入服役,不过到了2024年,由于预算出了点问题,项目被重新安排,部分合同也暂停了。这个情况让苏丘在接下来的评论中提醒,美国得赶紧努力,不然可能会被拉得更远。

中国这边,航空工业集团在成都和沈阳的基地忙得不亦乐乎,2025年上半年还传出消息,说六代机的风洞测试又有新突破。苏丘觉得,从歼-20身上学到的传感器融合和超视距作战这些技能,会在六代机上发挥更大作用。比方说,六代机可能会搭载高超音速导弹,打击距离能覆盖几千公里。

美国的六代机更注重有人和无人协同作战,进展嘛,多少也得看国会的拨款情况。苏丘没有说中国已经领先,只是提到研发的速度很关键。中国军方没公开具体细节,但从珠海航展上的模型来看,六代机的研发方向基本已经确定了。

外界专家分析,这场比拼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还有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的比拼。中国从模仿到自主研发,花了大半个世纪,现在才算追上了美国的节奏。苏丘文章里想表达的意思是,歼-20只是一个起点,并不代表终点,美军得提防中国的快速跨越式进步。

全球军事格局下的航空技术演进

这五代机的时期里,美国的F-22和F-35不但自己装备,也卖给了不少盟友,中国的歼-20和俄罗斯的Su-57各显特色,但未来六代机的出现肯定会重新定义整个格局。苏丘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如果中国的六代机能在2035年前后服役,这将对亚太的局势平衡带来不少变化。

想想吧,美军在关岛和日本的基地,面对更远距离的打击能力,得重新安排部署。而在欧洲那边,英国、意大利,加上日本,联合筹划全球作战飞机(GCAP),也都盯上了六代机的标准。中国不是孤单的,报道里说他们跟俄罗斯在技术上有交流,但真正的核心还是靠自己摸索。

苏丘提到呢,中国在军事预算中,航空方面的花费挺高的,2024年的国防开支还会涨7.2%,一部分会用在先进装备上。跟美国比呢,虽然它的军费庞大,但主要都投在海军和陆军那些项目上。六代机的难题嘛,主要还是在材料和发动机上。中国从歼-20用的WS-15发动机开始,慢慢突破高温合金的技术壁垒。

苏丘没去夸美国的优势,他承认F-35的网络战能力确实很强,但中国在量子传感器和AI方面进展挺快。到2025年这段时间,网上又传来新消息,说中国的六代机原型已经做了低空飞行测试,速度都超过了马赫2。

大国之间的角逐其实不完全是零和博弈,不过,航空技术的领先确实牵动国家安全这根弦。中国空军通过歼-20的批量生产,一步步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设计研发到后勤维护都蕴藏着全方位的布局,为未来六代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丘的分析一方面对歼-20的成就表示了肯定,认为它在技术和作战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比如在某些技术细节和量产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他也提醒大家要注意,未来的威胁可能会更为复杂。说到底啊,西方专家常喜欢从威胁角度切入,强调中国的快速发展,但其实,这种看法也倒逼着全球技术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