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领导俄罗斯25年,胜利神话撞上战争泥潭

发布日期:2025-07-29 22:41    点击次数:145

2025年7月,普京掌权满25年。

这位曾将俄罗斯从寡头乱局中拉出的铁腕领袖,如今站在了更凶险的悬崖边。

他亲手打造的“稳定神话”,正被一场持续1240天的战争撕得粉碎——经济濒临衰退,盟友纷纷倒戈,前线士兵抱怨“后勤变敢死队”,而莫斯科超市里排队抢打折黄油的队伍越来越长。

2000年的俄罗斯像刚散伙的大家庭:寡头瓜分石油和矿山,国库空虚得发不出养老金,车臣炮火震得克里姆林宫发抖。

普京的第一把火直烧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流亡伦敦,别列佐夫斯基破产自杀,七大寡头倒台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重回国家手中。

恰逢油价飙升,俄罗斯人均GDP从2000年的1770美元暴涨到2007年的1.27万美元,莫斯科街头第一次出现拎着奢侈品袋的中产。

普京更擅长操控人心。

他把沙俄勋章别上军服,用东正教堂取代列宁雕像,在教科书里重写“苏联荣光”。

2008年俄格战争5天逼停格军,2014年克里米亚“回归”兵不血刃,这些速胜像一针针强心剂,让民众相信“跟着普京有肉吃”。

到2022年初,他的支持率仍高达72%,街头广告牌写着:“稳定即普京”。

2022年2月24日,普京以为复制了克里米亚奇迹。

68岁的他盘算着:72小时拿下基辅,扶植亲俄政权,接着体面交班退休。

俄军坦克甚至带上了阅兵礼服。

但剧本彻底失控。

乌军用“标枪”导弹和星链通讯撕碎俄军纵队,基辅郊外64公里坦克长龙沦为废铁。

2022年3月土耳其谈判时,俄方差点逼乌克兰承诺“永久中立”,可西方武器一到,泽连斯基立刻翻脸。

三年后的今天,俄军阵亡超35万人,每天仍损失146名士兵,却只换来顿涅茨克两座村庄的控制权。

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经济发展部长西卢安诺夫当众承认:“俄罗斯正站在衰退边缘。 ”

2025年上半年,通胀率飙到9.9%,面包价格比战前贵40%,退休教师柳德米拉数着卢布买黄油,她儿子在顿巴斯战壕发来短信:“妈妈,这里的无人机像蝗虫一样多”。

军工厂却在疯狂运转。

导弹产量同比激增300%,无人机月产突破2万架,军费吃掉GDP的6%。

为填补劳动力缺口,监狱囚犯被套上军装,鞑靼斯坦新兵怒骂:“说好当后勤,结果被塞进突击队! ”

普京的地缘政治筹码正在蒸发。

2023年,传统盟友亚美尼亚被迫将纳卡地区割让给阿塞拜疆,俄军“维和部队”全程沉默。

2024年底,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俄军撤出塔尔图斯基地;2025年伊朗遭以色列空袭,S-300导弹系统全程关机。

更致命的是北约东扩。

波罗的海三国全成北约堡垒,加里宁格勒被波兰和立陶宛夹成“孤岛”。

当德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射程500公里的“金牛座”导弹时,俄外长拉夫罗夫只能强撑:“50天通牒?我们扛过100天的! ”

2023年6月,普里戈任的叛变车队直逼莫斯科。

虽然24小时后兵变解散,但瓦格纳士兵撕掉肩章的画面传遍全球,普京的“不可战胜”人设第一次裂开。

精英阶层也在动摇。

寡头们私下抱怨战争烧光他们的海外资产,而普京的两个女儿正从幕后走向聚光灯:玛丽亚掌控医疗帝国,卡捷琳娜通过基金会笼络高官。

72岁的普京尚未指定接班人,车臣武装、安全部门、地方诸侯的平衡游戏越来越难玩。

莫斯科超市里,排队人群盯着物价标签眉头紧锁;

顿涅茨克战壕中,新兵颤抖着躲避无人机追杀;

克里姆林宫内,普京的赌桌上堆着25年攒下的全部筹码。

没人知道下一张牌会翻开什么,所有人都清楚:这场赌局没有赢家,只有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