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一句“八年后房子像葱一样便宜”,让全场目瞪口呆。那时候,北京上海的房价随便五六万一平,核心地段直奔十万,谁敢信房子会“跌成白菜价”?可到了2025年,全国楼市“凉凉”,房价跳水、房子卖不动,连房企大佬都“哭晕在厕所”。
这场楼市大变局,到底咋回事?咱们普通人又该咋办?来,咱一起扒一扒!现在的楼市,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让人心里一惊: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前年少了14.3%,相当于20个深圳的房子没人买!房价更是“跌得妈都不认”。以上海浦东陆家嘴的豪宅为例,2021年均价15万一平,2024年底有些房源直接跌到11万,缩水快1/3。北京朝阳CBD的顶尖楼盘也不好过,2023年均价13万,2024年部分成交价跌破10万,妥妥的“打骨折”。我认识个房产销售叫小李,在广州某楼盘干了五年,他说:“2021年那会儿,房子挂出去,三天就卖光,客户抢着付全款。
现在?房子挂一年都没人看一眼,降价两成连个电话都没!”小李的遭遇不是个例,全国70城房价2025年6月全线下跌,一线城市二手房均价跌了0.7%,二三线城市更惨,跌幅直接翻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专家一针见血:“过去楼市靠高杠杆和投机撑着,现在供大于求,房价自然得回归理性。”我的看法:楼市从“全民狂热”到“无人问津”,就像从过山车顶端直坠谷底。这变化让人唏嘘,但也提醒我们,房子不再是“万能保值品”,得理性看待它的价值。房价为啥跌得这么狠?
人口是个大问题。2022年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2025年预计全国人口要减少200万。老龄化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60岁以上老人有3.1亿,2025年底可能冲到3.3亿,占全国人口22%。这群老人不买房,还可能把手里的房子甩出去换养老钱。反观年轻人,工资三四千,房贷月供却上万,买房?那真是“想得美”!拿北京举例,2023年核心城区常住人口比2015年少了200多万,年轻人买不起房,老人又不需要新房。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刘厚莲研究员说:“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会长期压低楼市需求,老人的房子抛售还会让市场更供过于求。”再看看生育率,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仅902万,总和生育率1.02,远低于更替水平2.1,年轻人连养活自己都费劲,哪来的钱买房?我的看法:人口负增长就像楼市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抽走了需求。年轻人被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楼市想回暖,难上加难。但这也让我们反思,房子是不是真值得我们掏空六个钱包?再说房企,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2024年全国待售房屋面积高达7.5亿平方米,相当于750万套房,够2.8亿人住!尤其在小城市,人口流失让楼盘变“鬼城”。
我有个朋友在河南某县城买了房,交房后小区冷冷清清,晚上灯光都没几盏,活像“无人区”。房企的日子更不好过。2021年恒大集团1.5万亿的债务危机震了全国,广州的恒大足球场项目至今烂尾。2024年,碧桂园等大佬也深陷泥潭。据统计,2025年百强房企要还3万亿债务!为了活下去,房企只能“挥泪大甩卖”。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的盛松成教授直言:“房企降价求生是没办法的办法,但这也把房价越推越低。”我的看法:房企的债务危机和库存压力就像两座大山,压得行业喘不过气。
降价促销虽然能救一时,但也让房价“雪崩”更猛。这提醒我们,楼市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游戏,投资得悠着点。楼市不光有“内伤”,还有“外患”。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战让中国出口受挫,居民收入预期直线下降。买房是大手笔,钱包瘪了,谁还敢轻易出手?更别提房产税这只“靴子”越来越近。
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试点已经跑了几年,2023年分别创收50亿和30亿元。2024年,杭州、深圳也被纳入试点扩围讨论。一旦房产税全国铺开,手握多套房的家庭估计得“割肉”抛售,市场房源会更多,房价还能撑多久?地方政府的“救市”招数也没啥效果。2023年杭州取消限购,部分楼盘降价30%还是卖不动;广州的“房票”政策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跌了11.2%,行业低迷得让人捏把汗。我的看法:经济低迷和政策调整就像给楼市“火上浇油”,房产税的压力更是让多房家庭“瑟瑟发抖”。
但这也说明,楼市正在从“虚火旺盛”走向“冷静理性”,对普通人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回看马云的“房子如葱”预言,真是神了!2017年,他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放出这话时,楼市正热得冒烟,地产大佬们都觉得他“异想天开”。可马云的逻辑很硬核:技术会重塑资源分配,人口老龄化会削弱需求,房子早晚不是“香饽饽”。他还说过,未来健康问题会比房子更重要。现在看,食品安全、空气质量确实成了大家的心头大事。中国社科院的蔡昉教授也背书:“人口负增长对楼市的影响是长期的、不可逆的。”
2025年的楼市现状,房价下跌、库存高企、需求萎缩,哪一点不跟马云的预言“对上了号”?我的看法:马云的预言看似“离谱”,实则是对长期趋势的洞察。他的话让我们意识到,房子不是永恒的“金饭碗”,得学会顺势而为。这也提醒我们,别总盯着房子,多关注点别的机会。这场楼市大变局,普通人咋应对?第一,别瞎跟风买房。
房子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神话,买房得看自己需不需要、钱包够不够。预算够的,趁低价捡个漏;预算不够,租房也挺香。第二,投资自己。学点新技能,职场竞争力up起来,比囤房靠谱。我有个朋友辞职学编程,现在月入翻倍,生活底气满满。第三,广开财路。搞副业、做理财、试试创业,多条腿走路,日子才能过得踏实。房子不再是“天价葱”,你的选择,决定未来的“价”值!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