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历经几十个朝代交替,从最早的夏商,一直到最后的清朝,这段漫长岁月里,战争就没停过。但常言说得好,乱世出英雄。
乱世出英雄,这话不假。就是在那样的乱世里,涌现出好多能征善战的猛将,各个勇猛无比,简直以一敌万。今天咱们来数一数正史上真正的八大猛将,看看他们是怎么登上武将高位的。
要说项羽是八大猛将里排第一的,估计没人会反对。俗话说,“……”
西楚霸王项羽出身不凡,自小就由叔父项梁精心培养,文才武艺都很出色。然而,项羽最终输给刘邦这事,一直让大家深感惋惜。
秦国被项羽灭掉后,他就和刘邦展开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让项羽声名远扬。当时,在这场战役里,秦军大将章邯统领着四十万秦军主力。可项羽这边呢,手中仅有五万楚军,就算把各路反秦的诸侯兵力都算上,也不到十万 。
年轻气盛的项羽,做了些大胆决定。他带着全军渡过河后,把船都沉了,水壶等做饭家伙全打碎,茅屋也一把火烧了,只让士兵带上三天的干粮。他这是铁了心要跟敌人决一死战,不给自己留退路。
这一举动让士气大振,战斗打得相当激烈。最后,把秦军将军苏角给杀了,还俘虏了主帅王离。
彭城之战在楚汉之争里,那可是一场极其关键的战役。
公元前205年,刘邦带着56万大军,却被仅率3万大军的项羽歼灭了主力。这可是刘邦自打起兵后遭遇的最大一次惨败。从这之后,楚汉相争的局势,明显对项羽更有利了。
然而谁能料到,后来鸿门宴上,项羽心一软放走了刘邦,这竟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爆发,项羽中了刘邦的计谋,被刘邦大军团团围住。当时,项羽身边只剩28人,而刘邦那边有1000多人。不过,项羽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把这28人分成四个小分队,以此分散刘邦军队的主力。结果,项羽带领的军队打了三仗,三仗都获胜了。
项羽自打起兵开始,这八年时间里,前前后后经历了七十多场大小战事,每次都能打赢,一场败仗都没吃过。
李清照对项羽评价极高,她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常遇春原本就是个草寇,整天干着烧杀抢掠的勾当,最后却成了大明的一品官员,把一手烂牌打得无比漂亮。他是朱元璋手底下的常胜将军,从没打过败仗。这样一个草寇,为啥能得到朱元璋赏识呢?这就得从他和朱元璋刚认识那会儿说起了。
1335 年,25 岁的常遇春助力朱元璋的起义军渡江。当时战事激烈,常遇春抄小路,乘快船,上岸后直接冲入敌阵,把元军打得大败。他紧接着登陆陆地乘胜追击,顺利拿下牛渚矶,接着又攻取了太平。此后,常遇春正式加入朱元璋的军队。
这场战斗对朱元璋来说,不过是常遇春送上的一道开胃菜。真正让朱元璋对常遇春另眼相看的,是随后的那几场大战。
常遇春在衢州打了一场激烈战斗,就此名声大噪。
1359年,朱元璋让常遇春去拿下衢州。常遇春带着骑兵、步兵和水兵,到了衢州城边,从陆地和水路把城围起来。他用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这些家伙往城门上攻,甚至还挖地道,可折腾半天,衢州城还是没打下来。
他灵机一动,想出个办法。派奇兵出其不意冲进南门,捣毁了对方架好的炮台,紧接着迅速展开围攻。最后大获全胜。
同年,他又拿下了九华山。那会儿,陈友谅占着长江上游,朱元璋在下游,位置上吃亏。常遇春很有办法,在九华山下布下伏兵。经过龙湾之战和鄱阳湖之战,三次打败陈友谅,为大明江山立下不朽功劳。
朱元璋曾这样评价:“要是论带领百万大军时,能勇敢冲在前头,突破敌人防线,一路势不可挡的,没人能比得上副将军常遇春。”民间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项”指项羽,“李”指李存勖。其实在很多人眼中,常遇春就跟项羽、李存勖这些如同“网红”般备受瞩目的人物一样厉害。
后唐太祖武皇帝看中他武艺高强,就收他做了义子,把他带在身旁。从那之后,他便开启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一战立下5次战功,从而获得天下第一的美名。
李克用的义子李存孝,奉命替义父去攻打黄巢起义的大军。敌方将领葛从周率领40万大军,可李存孝这边只有3千飞虎军精锐。双方兵力差距极大,但李存孝一点儿都不害怕。他巧妙安排兵力,成功攻破了葛从周的一字长蛇阵。
紧接着,当晚就带兵把葛从周在渭水边上布置的72座连珠阵给一举踏平。葛从周那40万大军,被打得四处逃窜。这是立下的头一功。
他带着军队一路追着逃窜的葛从周打,一直追到了黄巢大军存放补给的永丰仓。那时候,李存孝身边只剩18个战士。他们又饿又渴,就混进敌军那边,吃饱喝足,还换好了粮草和战马,接着一把火将永丰仓烧了,断了敌军的粮草,这是他立下的第二件大功。
紧接着,把黄巢的弟弟黄珪给杀了,黄巢在长安的势力士气大受影响,一下子就溃散了,这是第三件大功。
和叛军头子黄巢打仗时,黄巢瞧着李存孝特别勇猛,就想把他收到自己手下。李存孝呢,使了个计策,把黄巢骗上了城楼,然后赶紧搭弓射箭,一下子就射中了黄巢,这便是李存孝的第四件功劳。
在撤军返回城里的路上,把敌军将领李罕之和傅存审打败了,还将这两位将军收归麾下,这是第五项功绩。
可谁能想到,这么一员立下诸多战功的猛将,后来居然谋反了,被李克用车裂这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处死。
他的一生短暂却充满传奇,36岁时生命戛然而止。
李靖,这位声名远扬的军事家,堪称大唐战神。他一生历经三场关键大战,凭借卓越军事才能,助力大唐奠定近半壁江山。
李靖出身北周的官僚世家。他年纪轻轻,军事才能就十分出众。名将韩擒虎是他舅舅,韩擒虎曾夸赞他:“能和我探讨孙武、吴起兵法的,只有这小子。”
李靖开始崭露头角,是在收复南朝梁皇室萧氏之后。那时,李唐已稳固占据北方。李靖凭借自身军事眼光,制定出一份深谋远虑的战略计划,马上就得到了李渊的强烈认可。
621年,李靖带兵去收复南方。那会儿长江发了洪水,按说不好进军。但李靖偏不,他逆流而上,一下子就把首战打赢了。之后,李靖顺着江水往下走,又接连攻下荆门和宜都。
唐朝安抚了岭南地区,让少数民族首领冯盎归降。同时,也平定了江淮地区辅公祏发动的叛乱。经过这些行动,李唐王朝成功平定南方,最终实现国家统一。
李唐统一之后,有了新的大目标,想要开疆拓土。这时,李靖等来了实现自己抱负的契机。
贞观三年,唐太宗让李靖担任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带着徐茂公、薛万彻、柴绍等人,领着十万大军向北攻打突厥。在李靖的指挥调度下,他们接连拿下定襄,成功平定突厥。
贞观八年,李靖又往西北出兵,成功拿下吐谷浑。当时,李靖把战场形势看得透彻,深入敌方领地好几千里。一路上,打了几十仗,总共消灭和劝降敌军二十万。
一路打到河西走廊,给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史料记载,他为李唐江山拓展的疆土,南到越南,北达俄罗斯,西边到青海,面积约七百万平方公里。
李世民这样评价李靖:李靖向南平定了吴会地区,向北清扫了沙漠,往西搞定了慕容氏。
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大家都熟悉,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
三国中武力最强的当属关羽,他有着“武圣”的称号。关羽一生追随刘备,致力于匡扶汉室,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数不清的功劳。
要讲关羽的辉煌战绩,一时半会儿根本说不完。其中,官渡之战让关羽声名大噪。
在公元20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打起来了。当时,曹操这边只有1万人,袁绍那边却有12万,兵力差距特别大。曹操派大将 于禁去和袁绍手下的猛将颜良对战。
曹操假装要从延津渡河,故意设了个圈套,想引袁绍上钩。袁绍还真上当了,马上带兵来阻拦。袁绍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曹操的计。这时候,袁绍这边的主将颜良,心里琢磨着要是能抓住曹操,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可颜良没想到,关羽瞧见他的帅旗车盖,二话不说,立刻骑马飞奔过去,单枪匹马冲进敌营,在成千上万的敌军里,一下子就把颜良给刺死了,还割下他的脑袋带了回来。关羽这一仗,可就出了大名。
刘关张在徐州吃了败仗,三人走散。这之后,关羽没办法,只好暂时投奔曹操。可关羽心里一直想着跟刘备、张飞团聚,于是执意要离开曹操。这才有了后来那著名的过五关斩六将。一路上,关羽把曹操手下的猛将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还有秦琪,统统都给斩杀了,从此声名远扬。
关羽一生的巅峰之战当属襄樊之战,这一战同时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战役。
公元219年,关羽镇守荆州,他发起了襄樊之战。这襄樊之战,就跟赤壁、官渡、夷陵、汉中这些大战一样,都是名将汇聚,双方兵力差距大。开战初期,关羽尽显卓越军事才能,以少胜多,水淹七军,不仅生擒于禁,还斩杀庞德,把曹魏打得元气大伤,一时间威名震动华夏,获得了全面优势。
襄樊之战后期,情况突变。东吴吕蒙带着大军,冷不丁就偷袭了关羽,顺势把荆州给占了。这边曹魏,那边东吴,前后一夹攻,关羽抵挡不住,只能往麦城撤。到了公元220年,快60岁的关羽,被东吴军队杀害。
在我看来,这八位才是实打实的英雄猛将。他们凭借非凡的武力才能,立下赫赫战功,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猛将。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真正的猛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