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转向社会主义和解放乌克兰,俄将无法摆脱困境

发布日期:2025-07-29 09:57    点击次数:107

2023年1月24日,莫斯科国家杜马大厦内,俄共主席久加诺夫面对全场政要,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论断:

“俄罗斯若想摆脱经济制裁、战争泥潭和民生凋敝,必须重返社会主义道路,并彻底解放乌克兰! ”

台下鸦雀无声。

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俄罗斯政坛,这位苏联时代走来的老将,为何敢逆流高呼“社会主义救国”?

他口中的“解放乌克兰”是真能破局,还是将俄罗斯推向更深的深渊?

“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毁了俄罗斯! ”久加诺夫在2023年党代会上痛斥。

数据印证了他的愤怒:俄罗斯基尼系数高达0.422,最富20%人群收入是最穷20%的16.7倍。

2024年通胀率飙升至9.52%,面包涨价15%、土豆暴涨73%,底层民众在生存线上挣扎。

致命的是经济结构畸形,能源出口占财政收入的40%,西方一制裁,卢布汇率断崖式暴跌。

2022年3月,1美元兑150卢布,央行紧急加息至21%才勉强稳住。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真相:寡头垄断油气田,百姓为面包排队!”久加诺夫指着国家杜马墙上的斯大林肖像说。

久加诺夫的方案绝非空想。

他推出“十二个步骤”计划:能源、金融、军工全部国有化,切断寡头命脉;

推广“人民企业”模式,让工人共享利润,填补私有化撕裂的社会公平。

更关键的是,他把目光投向东方。

“看看中国! ”他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强调,“他们用‘国家调控+市场活力’的组合拳,40年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他主张复制中国路径:国家主导基建和科技投入,市场激活民营经济,同时重建苏联时期全民免费医疗、教育的福利网。

俄共甚至组建4万人“左翼爱国联盟”,试图将蓝图推向全国。

“乌克兰不是独立国家,是北约顶在俄罗斯喉咙上的刀! ”久加诺夫的定义冷酷而直白。

在他眼中,2014年乌克兰变局是西方策动的“政变”,而泽连斯基政府已是“纳粹傀儡”。

军事解决成为唯一选项,控制乌东亲俄地区、扶持亲俄政权,甚至重建“斯拉夫大家庭”。

现实骨感:三年战争耗空国库,军费占预算30%以上,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沉没,士兵伤亡数以万计。

棘手的是,战争彻底撕裂了俄乌民族纽带。

乌克兰反俄情绪深入骨髓,流离失所的难民、被炸毁的家园,让“解放”沦为仇恨循环。

耐人寻味的是,克里姆林宫对久加诺夫的态度暧昧。

2023年9月,普京公开称赞他“有远见魄力”,甚至默许部分政策:

2023年将私营油气企业收归国有,2024年提升养老金补贴,与中国贸易额冲到2448亿美元填补西方市场空白。

普京的“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迥异。

他拒绝废除私有制,更未动摇寡头-权力联盟根基。

2020年修宪之争暴露了两人根本对立:久加诺夫怒斥普京借修宪扩权,“权力比沙皇和法老总和还大”,普京则反击他“脱离现实”。

俄共16万党员的支持,让久加诺夫的主张始终活跃在舆论场。

2024年10月民调显示,30%底层民众支持国有化,怀念苏联时期“虽穷但公平”的生活。

年轻一代的抵触根深蒂固。

“我们不要粮票和排队!”一名莫斯科大学生在社交媒体写道,“苏联解体不是偶然。 ”

经济学家则警告:国有化将触发资本外逃,而战时搞计划经济,可能重演苏联末期物资短缺噩梦。

久加诺夫坚信历史站在自己这边。

他办公室的斯大林肖像旁,新增了一张北京CBD的照片:“中国证明社会主义能赢!我们为什么不能? ”

但俄罗斯不是中国,乌克兰更不是可以轻易“解放”的棋子。

当79岁的老人高举理想火炬时,俄罗斯正站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与社会主义的窄门之间,脚下是战争的焦土。